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
在线配资-配资门户 辽兴宗偷偷在宰相衣服烧了个洞,一年后发现洞还在,下命打开国库_张俭_耶律宗真_辽国

发布日期:2025-08-02 23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在线配资-配资门户 辽兴宗偷偷在宰相衣服烧了个洞,一年后发现洞还在,下命打开国库_张俭_耶律宗真_辽国

谭嗣同在他的绝命诗中写道:“望门投止思张俭在线配资-配资门户,忍死须臾待杜根,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”其中提到的张俭,是东汉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名臣,他一生刚正不阿,忠诚于国家与人民,始终不畏权贵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在辽宋对峙时期,辽国也有一位同样名为张俭的宰相。他不仅在政坛上表现出色,还有一段与辽国皇帝间的有趣故事。辽国皇帝曾悄悄在张俭的衣服上烧了个洞,经过一年才发现这个洞依然存在,深感羞愧的他便命人打开国库,任由张俭挑选赏赐。那么,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?

张俭在辽国担任丞相时,实际上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衣服被皇帝偷偷烧破。当时,辽国皇帝耶律宗真与张俭的关系非常和谐,张俭对皇帝忠心耿耿,致力于国家的节俭与发展。这个“烧洞事件”的背后,实际上是皇帝想考验张俭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样节俭。他希望通过这次捉弄来验证张俭的品质,而张俭也通过实际行动向皇帝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“节俭”。

展开剩余75%

回到公元1031年,辽国的皇帝耶律宗真继位后,通过削弱母亲萧氏一族的权力,稳固了自己的统治。在权力逐渐稳固之后,他任命张俭为辅政大臣,张俭在其辅佐下,带领辽国走向了繁荣,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。随着辽国实力的提升,耶律宗真开始考虑是否应该突破“澶渊之盟”的限制,向宋朝发动战争。毕竟辽国拥有足够的实力,完全有可能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利益。

然而,张俭却告诉耶律宗真,想要从宋朝获得更多的利益,并不需要出兵打仗。张俭巧妙地建议,若让辽国的军队在宋辽边境摆开阵势,宋朝一定会主动派遣使者来和谈,避免两国发生冲突。耶律宗真听后并不太相信,但几天之后,果真听闻宋朝派使者前来与辽国谈判,要求解除一些“误会”。在宋朝完全不理解的情况下,辽国便通过制造“误会”成功地从宋朝获取了更多的岁币,确保了两国的和平。

这种轻松获利的方式让耶律宗真对张俭刮目相看,开始更加信任他,言听计从。但就在两国关系如此和谐时,皇帝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举动——他竟然悄悄地让侍卫在张俭的袍子上烧了一个洞。为什么耶律宗真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?

这其中的原因与耶律宗真的个性密切相关。中国古代历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:即使皇帝在某方面并不昏庸,但在其他方面往往会表现出叛逆的倾向,尤其是当臣子过于出色时,皇帝有时会觉得需要通过其他方式“扳回一城”。耶律宗真本身在经历了与宋朝的和谈后,逐渐变得更加奢侈,而张俭则多次劝谏他节俭,但每次都没有改变皇帝的消费习惯。因此,耶律宗真决定在一次与张俭的会谈中,做一个小小的“捉弄”测试。

那天,寒风刺骨的冬日里,张俭来到耶律宗真的书房,与他商讨国事。在议事时,张俭再一次提到节俭,认为国家应该保持节俭风气,避免浪费。皇帝虽然应承,但心里早已有了打算。他背对着张俭,用眼神示意身边的侍卫,悄悄地用火筷子在张俭的袍子上烫了一个洞。耶律宗真认为,若张俭真如他所说的那样节俭,必定会继续穿这件破旧的袍子。如果他舍得换掉,那就意味着他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。

然而,耶律宗真一忙碌便将此事忘却,直到第二年春天,偶然看到张俭穿着那件破旧的袍子时,他才记起了那次“捉弄”。更令耶律宗真惊讶的是,张俭并未因袍子破洞而换掉,而是继续将其穿着。耶律宗真于是问道:“既然袍子已经破了,为什么不换掉呢?”张俭坦然回答:“这件袍子我已经穿了三十多年,舍不得丢弃。虽然有破洞,但经过缝补,依然能御寒,何必为了一个小洞就换掉呢?”

听到张俭的回答,耶律宗真陷入了沉思。他从张俭的话中感受到了他的节俭与坚守,于是没有再表现出任何不耐烦。两人继续讨论其他问题,气氛也变得格外和谐。最终,耶律宗真决定对张俭表示谢意,并安排侍卫带他前往国库。耶律宗真开门让张俭随意挑选赏赐的宝物,表示对张俭节俭品质的钦佩。

从那以后,曾经对物质有所追求的耶律宗真变得愈加节俭。这一事件也成为了辽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,展现了张俭作为一位忠诚且坚定的辅臣,如何以自己的品德影响并改变了皇帝的行为和思想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机构_炒股配资申请_网上炒股配资开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